一、企业生产设备清单及操作规程?
机床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1. 每台机床应有专人保管,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动用。非机修工不得拆卸、
修理各种设备。
2. 操作者必须熟悉所有设备及其附件的构造、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
3. 开机前先检查设备的防护、保险、信号、传动、电气等各部位,确认可
靠正常后再开机。
4. 开机后不准触摸运动中的工件、刃具,严禁隔机传递拿取物品。
5. 调整机床速度行程、装夹工件和刀具,测量工件尺寸、擦试机床时均须停车进行。
二、急!大型设备的运输及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装卸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是否佩戴整齐,不得光膀、赤膊、穿拖鞋,在未做好劳动保护的情况下更不得从事化学物品,放射性物品的作业。
2.对作业工具,机具进行及时全面检查,发现有故障,部件有损坏,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以保证作业安全。
3.对商品货物要进行提前观察,注意包装上的各种标志和要求,发现商品,货物的包装有渗漏、损坏时,及时报告客户,并按客户要求进行修补、加固。
4.人力装卸、搬运时,应量力而行,配合协调,绝不可冒险违章操作,在车辆尚未停稳、就位的情况下,不得上下车辆,在商品存放地点不在一处,车辆需要移位时,要保证人员、货物的安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5.机械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要有专人负责操作设备和起吊、栓吊工作,严格按设备规定负荷作业和车,船允许载荷装载。
6.作业现场的装卸、搬运人员和机具操作人员,要严格劳动纪律,服从指挥,不得野蛮装卸,摔坏,砸坏商品货物,不得在没有装卸完毕的情况下提前弃车下班,不得在作业现场嬉戏、追逐、打闹。
7.严格遵守安全消防规定,不得在仓库、作业现场吸烟,动用一切火具。
8.必须及时观察作业过程,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9.当每次作业完毕后,对现场进行检查、清理,不遗留作业工具机具、包装物和垃圾,做到有始有终。
希望能用得上!
三、井下单体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备齐锤、铁锹、尖镐、撬棍、铅丝、卸载手把,液压升柱器、斧子、锯、量具等工具。所有工具应牢固可靠,铁锹、尖镐、斧子和锯应锐利,液压升柱器应无断裂,横楔、U形夹、连接螺丝、旋转爪、压杆等要齐全、灵活可靠。
2、检查与处理
(1)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和支护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2)检查单体液压支柱时,发现三用阀失效,漏液,变形,弯曲,活柱表面锈蚀,顶盖缺少两个以上小爪或手柄损坏时,必须及时更换;
(3)检查金属摩擦支柱时,发现锁体部件不齐全,水平楔不起作用,断裂,无底,变形,弯曲,顶盖缺少两个(包括两个)以上小爪,不能伸缩,垫圈和托板接触不严密,各部焊缝裂开或柱体内煤粉影响活柱下缩时,必须处理或更换;
(4)检查铰接顶梁时,发现两端接头损伤裂纹,各部焊缝开裂,弯曲,变形,耳子变形,连续缺“牙”不能卡住支柱,销子弯曲或无销时,应立即更换;
(5)检查注液枪时,发现漏液,损坏,变形,无密封圈或出液不正常时,应立即配合有关人员修补或更换;
(6)应经常敲帮问顶,发现活煤矸,伞檐,顶板离层,顶板破碎,冒顶或片帮危险时,人员要站在斜上方用长把工具撬落或及时架设临时支护进行维护;
(7)滑移支架移架前应检查支架有无歪斜、倒架、咬架现象;每架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规定,顶梁与顶板有无接触不严的现象;柱腿有无漏液,支架有无缺柱现象等。
受倾斜、倾斜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操作
3、带帽点柱操作及注意事项:
(1)操作顺序量好排、柱距→清理柱位→竖立点柱→用注液枪冲洗注液阀煤粉→将注液枪卡套卡紧注液阀→给柱带帽→供液升柱。
(2)注意事项:柱帽应用0.3×0.1×0.05米的木板或半圆木,用半圆木时平面朝上。每根柱只准带一个柱帽,严禁带双柱帽。
四、大型养猪场设备?
大型养猪场的主要设备有饲料加工机,排风设备,冲洗设备,抽粪设备等等!
五、设备开机安全操作规程?
1、中央控制系统电源使用方法:
把主控台东墙的插头插到东墙插座内,打开讲桌前方面板上的电源控制开关,即可接通电源。相反关闭电源。严禁反复操作开关,以免损伤电器。
2、大屏幕的使用方法
主控台系统启动后,幕布自动落下,完全落下后自动切断电源。操作时严禁用手拉动幕布,以免损伤电机;严禁用手抚摸幕布,以免表面水晶珠脱落;严禁反复操作升、降控制开关,造成电机连续工作影响寿命。
3、展台的使用方法
首先打开展台上的“电源”按钮,再启动windows7桌面上的演示软件即可操作。严禁硬折展台的展臂,以防折断;如果展台信号模糊,可以调整展台上的.“手动变焦”,直到调整清晰为上。
4、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计算机自动与主控同时启动,操作时要注意外来数据的安全性,以防病毒带入计算机内,禁止重复启动计算机。
5:投影机的使用方法
投影机与主控台同时启动,稍等片刻,投影机投射出光线即可。严禁频繁开关投影机,严禁突然切断电源,严禁不使用时长时间开着投影机。
六、保电设备操作规程?
1、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操作岗位,应配备高压验电器、携带型接地线、绝缘胶靴、绝缘胶手套,绝缘棒和绝缘胶垫、安全帽、安全腰带等安全工具,安全工具应定期检验测试合格。2、进行高压设备工作,必须遵守填用工作票或口头、电话指令。须有两人在一起工作,其中一人为监护人。应完成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3、技术措施包括断开电源、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设置遮拦。4、技术措施由值班人员执行。对于无值班人员的电气设备部位,由断开电源人执行,由监护人在场监护。5、安全组织措施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工作转移和工作终结制度。 6、断开电源操作,操作人员与带电导体应保持安全距离;断开作业设备的电源,禁止在真空断路器线路工作,工作部分与电源最少有一个明显断路点;断开点与作业地点及邻近带电设备应保持安全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必须采取绝缘板隔离措施;操作即可送电到作业设备的开关或刀闸,应采取防止误合闸措施;在刀闸传动机构上加锁;根据需要拉开操作直流回路及交流电压回路保险丝。7、停电操作顺序,拉开低压分路开关;拉开低压总开关;拉开高压真空开关;拉开高压隔刀闸;挂上工作标示牌。8、送电操作程序,合闸时与停电顺序相反;详细检查合闸是否牢靠。9、验电安全操作,高压设备停电,立即在装接地线部位验电;对应装接地线的作业设备,已装设明显断开点,或看见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的另一组地线时,装设地线可不验电;验电前应在电导体上对验电器进行鉴定;操作时应戴上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靴。10、放电安全操作,装接地线时,应对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和电容器进行测量、放电;放电可使用地线或放电棒对地进行。电容器放电应在两极间进行。11、装、拆地线安全操作,验明无电压即可安装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安装地线,应先接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接触牢固。拆地线的顺序则相反;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导线作短路接地线,禁止采用缠绕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作业设备与接地线之间不得经过刀闸或熔断器;10千伏及以下的设备,装接地线有困难、有危险或从事简单工作操作者,采取加设绝缘板或其他防止误送电措施,可不装接地线;装、拆接地线,人体和地线与临近的带电导体,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每组接地线应事前编号,已安装的接地线,交班时应按编号及装设点逐一交代清楚。当班的接地线未拆除时,在下一班的操作记录中要重新记录;在送电前应对接地线按编号进行清点,防止漏拆地线。12、悬挂标示牌安全操作,“有人工作,不许合闸”标示牌应挂放在:合闸即可送电到作业设备的开关或刀闸的把手上;作业设备的远方控制操作把手上。“有电危险”标示牌应挂放在:作业设备两侧临近带电设备的固定遮拦上;作业地点临时遮拦或围栏上;在可能误登的构架或梯子上。变压器、高压配电设备停电维修,必须填写工作票,执行挂“标示牌”制度。操作者要亲自挂牌,维修完毕,要亲自除牌,方能恢复送电。
七、清洗设备操作规程
清洗设备操作规程是每个工厂和企业必备的一部分。它是确保清洗作业安全、高效进行的关键。清洗设备操作规程详细说明了清洗设备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以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清洗设备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清洗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清洗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清洗设备操作规程的几个重要方面:
- 工作安全:清洗设备操作规程详细阐述了清洗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在清洗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这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清洗剂和设备、遵守安全操作程序等。
- 工作流程:清洗设备操作规程明确了清洗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流程,使得清洗作业可以高效进行。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资源浪费。
- 质量控制:清洗设备操作规程规定了清洗作业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指标,确保清洗设备能够彻底清洁,并且符合相应的卫生和安全标准。这对于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清洗设备操作规程的内容
清洗设备操作规程的内容会因不同的设备和清洗方法而有所不同,但以下内容通常包括在清洗设备操作规程中:
- 清洗设备的准备:包括设备的检查、准备和预热等工作。
- 清洗剂的选择:根据被清洗物体的性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清洗剂,以确保清洗效果。
- 清洗设备的操作:详细描述清洗设备的操作步骤,包括启动设备、调节参数、操作时间和温度等。
- 操作注意事项:列举清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避免设备过热、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等。
- 清洗设备的维护:指导操作人员对清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 应急措施:列出在清洗作业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应急措施。
清洗设备操作规程的执行
清洗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关键在于执行。以下是清洗设备操作规程执行的一些建议:
- 培训操作人员: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接受过清洗设备操作规程的培训,并且了解规程的重要性。
- 严格执行规程:操作人员在清洗作业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步骤和程序。
-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清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 反馈和改进:定期收集操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清洗设备操作规程,提高清洗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结论
清洗设备操作规程是保障清洗作业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清洗设备操作规程,并且严格执行,可以有效地提高清洗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清洗设备操作规程也为清洗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八、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主要组成?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可按:资料收集、撰写、修改完善和审批实施等步骤来进行。
一、调查、收集资料信息。信息的来源包括:该类设备适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规程规范;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书、技术文件;同类设备相关资料;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管理制度等。
二、撰写。安全操作规程的格式一般分为“全式”和“简式”两种。行业性规程多为“全式”规程,主要包括:总则、引用标准、名词说明、操作安全要求等。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多采用“简式”,即规定操作安全要求,着重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后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对合理性建议、意见加以采纳,及时修改完善。
四、审批实施和持续改进。审批执行是严肃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使安全操作规程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规范文件形式确立下来的重要环节。
九、温室温控设备操作规程?
1开机前,要对说明书检查管路或电路是否接好,电源是否有电,特别注意
零线是否合格,积水池位是否标准。
2将安好的喷头从活接部分卸下,小心密封圈丢失,打开加湿系统把管内的
污水冲洗干净为止,关上加湿系统,然后把喷头安装回去,各喷嘴的方向
成为一个顺向的密封环形,喷出的雾珠推动空气产生一个稳定的旋流、雾
珠能与空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旋流又能使室内湿度更加均匀。
3试机前或机组停用三天以后,用时首先拨动水扇使之转动。
4推上电源开关,将仪器表面温度显示设定为
5当仪表底于19℃时机组自动进入加温状态。
6当仪表高于21℃时机组自动进入降温状态。
7经过以上实验正常后,设备即投入正常使用。
8本设备完全自动,季节转换相当灵敏。
9自来水和点源要正常供给,以免影响养护效果或损坏机组。
十、甜菜糖厂设备清洗操作规程?
1打开机体两侧机罩,全面检查机内卫生情况;
2确认机内喷头数量(8个/根,6根共计48个)及固定位置。
3以不锈钢盘为样品试放置预洗端,确定挡板间距,同时检查预洗、主洗、漂洗,轨道挡板间的距离是否一致,螺丝是否松动。
4将注水阀打开注水,待出水阀开始出水后打开蒸汽阀加热,同时开启链条、预洗、主洗、漂洗的电源开关;
5将预洗、主洗、漂洗的水温分别设定为60℃、60℃、40℃,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方可开始清洗;
6将不锈钢盘呈水平状态喂于机体轨道,禁止歪斜放置,防止落入机体内挤坏机器和不锈钢盘;
7清洗机运转过程,随时查看所设温度变化,如果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温差≥15℃时,需检查蒸汽阀及注水阀的流畅情况;
8每1小时一次将预洗、漂洗的过滤筛抽出清除碎渣,放于垃圾袋内。
9打开机体两侧机罩,用抹布沾洗涤剂擦拭横梁、喷头、机壁等死角,用机体自带水枪冲洗干净,机罩回复原位。
10入口、出口操作员工禁止随意调动;
11出口员工的手及案板30分钟清洗消毒一次;
12未清洗、已清洗的器具分开出入;
13运转的机体出现异常的响声,即刻按紧急按钮停机查找原因,正常后方可使用;
14沥酱网、沥酱板禁止使用自动清洗机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