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畜牧养殖斑鱼养殖技术?

斑鱼养殖技术?

一、斑鱼养殖技术?

步骤/方式一

养殖场所的选择

因为石斑鱼是海鱼,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风浪不大没有污染的海域建立养殖场。同时养殖场的要求有良好的避风条件,不收台风的袭击。海底要求沙质或者礁石质最好。当落潮的时候要求水深不能低于4米。海水的流速最好维持在0.2-0.75米每秒最好,这是最适合石斑鱼养殖的流速。需要注意的是冬季的水温不能低于15摄氏度,全年要求22-28摄氏度的水温天数不能低于200天。交通也需要便利,这样有利于运输石斑鱼还有饲料等等。

步骤/方式二

鱼苗的选择

养殖场所选择好了之后,我们就要选择鱼苗了。我们选择鱼苗的时候要从正规的养殖场购买,鱼苗的大小要统一适中,选择活泼身体健康的鱼苗。选择好了之后我们要对鱼苗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病造成经济损失。放养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鱼苗的密度,这样才最有于石斑鱼的生长发育。每立方体大约投放3公斤左右的鱼苗。

步骤/方式三

饲料的选择

石斑鱼属于肉食性鱼类,我们可以选择投喂一些小的鱼虾等。需要注意的是投喂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石斑鱼的大小将饲料切成适合的大小。在投喂的时候注意石斑鱼所处的生长阶段,根据这点来调整投喂次数以及饵料。石斑鱼的饲料排空时间大约在36小时左右,所以建议每两天左右投喂一次,有利于石斑鱼的生长发育。在投喂的时候需要进行摄食驯化,为以后投喂人工饲料做好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减少经济成本,保证石斑鱼的身体健康,更有利于石斑鱼的生长。投喂的时候需要注意营养均衡。设置固定的投喂地点,这样有利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也便于打扫石斑鱼产生的残料,保持水质的良好。

步骤/方式四

水温的控制

需要注意石斑鱼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饮食量会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水温一旦超过33摄氏度石斑鱼的抵抗力则会下降,容易患病,所以水温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步骤/方式五

日常管理

在养殖的过程中我们要定期的观察,根据石斑鱼的大小合理地调节养殖密度,防止缺氧的发生。同时要给鱼定期的体检,排除病害,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的隔离,同时对鱼苗还有水源进行处理。定期检查网箱是否破损,一旦破损要及时的修理更换,防止石斑鱼逃跑造成经济损失。注意将大小不同的鱼分网箱饲养,石斑鱼具有自相残杀的特性,防止大鱼压制小鱼的情况发生一定要定期的检查石斑鱼的生长情况。

二、斑鱼养殖技术大全?

斑鱼养殖形式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其中以池塘养殖为主。

池塘养殖

1、养殖池条件:池塘可在垦区内的低、中潮区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池修建而成。条件要求为:(1)底质以沙质、半沙质为好,硬泥底也可以;(2)周围海区水质无污染,透明度高;(3)鱼池面积5-10亩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

2、清塘及人工鱼礁投放,鱼池经曝晒、清淤后,在池底铺设一些乱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废旧轮胎,瓦水筒等,以适应石斑鱼喜钻洞的习性。

3、鱼种放养。养殖的鱼种要求活力强,无病,体色偏黑色,并进行大小分养。放养密度必须因地制宜,一般鱼种规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养0.5尾左右。

4、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饵料以新鲜小杂鱼为主,最好为活饵,并依鱼种规格,切成大小适宜的块状投喂。投喂时,采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鱼体重的10-15%,后期为5-10%。

投饵时间以早上5-6时和晚上7-8时为佳。

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养殖石斑鱼的鱼池中投入白虾自繁自养或罗非鱼夏花鱼种混养,石斑鱼的残饵和粪便作为白虾和罗非鱼的饵料,而白虾和罗非鱼是石斑鱼的优质饵料,使鱼塘生态取得平衡。

(2)日常管理。石斑鱼对水环境条件的变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养殖时要求水温在14-30℃,盐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并要求日变化幅度不能过大,日换水量一般要求1/3-1/4;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的交换条件差,放养密度又过大,就容易发生缺氧浮头,要及时采取机械抽水或增氧机增氧。另外,要经常巡塘,注意安全生产。

(3)收获。石斑鱼对低温忍耐力较差,一般宜在寒流未临前完成收捕。对少数未达商品规格的石斑鱼应作越冬处理。

网箱养殖

1、养殖场地的选择和网箱制作类同鲈鱼的网箱养殖。

2、养殖季节。石斑鱼的生长期在浙江海区一般为5-11月,石斑鱼从50-100克体重的鱼种养到400-600克商品鱼需要14-16个月时间。一般采用二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第一年5-7月份收购的100克左右鱼种养到入冬前体重达到150-200克,经越冬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4-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当年在入冬前可养到400-600克商品鱼出售。

3、养殖密度。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认为规格为3×3×3米网箱其年放养密度为10千克/平方米为宜。这一放养密度可达到较高的成活率,总增重率和净产率都高,而且饵料系数低。

4、饵料和投饵技术。鱼种经运输,分养入箱后需7-10天的时间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开始摄食。在正式投食前应进行驯食,其饵料主要为下杂鱼,饵料系数一般为7-8:1。采用配合饵料时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石斑鱼对摄食饵料的习惯性较强。以投喂下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饵料有一个较大的适应和过渡过程。二是配合饵料的配方要合理,其蛋白质含量不宜低于40%,三是石斑鱼如遇饵料不适口或鲜度不够,即会吐食,因此需考虑适口性。四是需制成软颗粒,其大小应与石斑鱼的口径一致。石斑鱼性多疑,对饵料选择性强,因此,投饵技术对石斑鱼摄食影响很大,投饵时间为上午8-11时,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5-10%,投喂方式应慢投,待鱼吃完再投。石斑鱼一般不食沉入网箱底部的饵料。

5、越冬管理。每年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水温下降至15℃以下,石斑鱼基本不摄食不游动,进入越冬阶段。

(1)越冬海区选择和网箱结构。选择流速缓,风浪小,最低水温在8℃以上的海区。为减轻潮流、风浪对越冬鱼的影响,在越冬网箱的四周应设置一些空网箱来减缓水流和风浪对越冬网箱的冲击,同时在网箱中设置一定数量的越冬器材,倒挂麻袋或附设硬质塑料笼和管子。

(2)越冬鱼种放养密度。一般放养规格200克/尾的鱼种,密度为350-400尾/箱。越冬期投食应选择在风和日暖天气,投喂量少一些,但饵料质量要好一些,尽量投喂活饵料。

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室内加温越冬或土地塑料大棚越冬。

三、珍珠斑鱼养殖技术?

珍珠斑鱼,又称龙利鱼或鳇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养殖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肉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下面将介绍一下珍珠斑鱼的养殖技术。

首先,珍珠斑鱼的养殖池应选择宽敞、透明度高的水质良好的池塘或鱼缸,确保充足的养殖空间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养殖水温应保持在28-35摄氏度之间,水质应保持清澈透明,pH值控制在6.5-7.5之间,硬度在100-200mg/L之间。

其次,珍珠斑鱼的饲料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专用鱼饵,如鱼粉、虾粉等。每日饲喂3-4次,适量饲喂,避免过量。同时,应注意定期清理养殖池的余饵、杂物等,保持水质清洁。

此外,珍珠斑鱼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疾病防控。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隔离。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免引发疾病的传播。

最后,珍珠斑鱼的养殖周期一般在6-8个月,及时调整水质并进行必要的养殖管理措施,以保证鱼群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珍珠斑鱼的养殖技术包括合适的养殖环境、适宜的水质控制、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提高珍珠斑鱼的养殖质量和产量。养殖者们应不断学习和掌握养殖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澳洲龙纹斑鱼养殖技术?

澳洲斑纹龙鱼对水温的要求不高,通常保持在24-28℃之间就可以。

水质:它们喜欢生存在弱酸性到中性的水体环境中。水体的PH值建议保持在6.5-7.0之间,最好不要超过7.5。水体硬度需要控制在3-12dh之间。

喂食:它们属于肉食性鱼类,通常可以喂青蛙、泥鳅、金鱼、蚂蚱、小虾等食物。

五、石斑鱼养殖技术?

鱼苗放养技术。选择活力强、鱼体壮、无病、无鳞片损伤、体色偏黑、大小统一适中的鱼苗。另外,放养密度要因地制宜,鱼苗的规格大,投放数量就少;规格小,投放数量就多。

饲喂技术。投喂要遵循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原则。养殖户要搭设专用饲料台进行饲喂,不但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便于清理残料,有利于保持水质良好。

六、红东斑鱼养殖技术?

1、场地要求:亲鱼培育池选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有余热水的地方建池。池塘预先清整消毒,室外池1000~15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水温保持20℃以上。室内保温池一般50~200平方米,水深1~1.5米。池中要设增氧设备,水温根据条件保持20~26℃,越冬期间要保持水温相对恒定。

2、种鱼放养:静水池放养密度2~3千克/立方米为宜,有温流水条件可增加到5~7千克/立方米,放养前鱼体用2‰食盐溶液消毒15分钟。池中放养水葫芦、绿萍等。每周根据水质情况注换新水。

3、饲料投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25%,日投喂量约占鱼体重1~3%,饲料投喂在食台上。平时注意防治鱼病发生。

4、适时催产:红鲳鱼最适催产水温为25~28℃,长江流域一般5月份进行加温催产。根据性腺发育情况,选择成熟亲鱼以雌:雄=1∶1注射催产剂。注射时间一般晚上进行,使亲鱼产卵在黎明阶段。受精卵一般在孵化桶肉孵化,孵出鱼苗经约1个多月培育成夏花鱼种。

成鱼养殖

1、池塘条件:面积以5~10亩为宜,蓄水深度l.5米以上,投放鱼种前15天,用茶麸30~40千克/亩或生石灰60~75千克/亩全池泼洒清塘。

2、放养密度:亩放养3厘米左右的红鲳鱼夏花鱼种1500尾,搭配鲢、鳙、鲤、鲫等150尾左右。

3、日常管理

①鱼种入池后的半月内,每亩每天用1.5~2千克黄豆浸泡磨成的浆泼洒投喂,后半个月用2~2.5千克/亩的花生饼等浸泡投喂,一个月后长至12~13厘米,12~15克。

②鱼种长至12~15克后,改投菜籽饼、糠饼或鸭饲料、鱼用饲料等,采取定点投喂,其投饵占鱼体重比例为10~20克鱼种为6~9%、20~50克鱼种为5~7%、50~100克鱼种为4~6%、100克以上时为2~4%。

③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向池塘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优良水质,加速鱼的生长,一般每半个月注水一次,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

④勤巡塘,适时了解鱼的生长情况,天气闷热、突变时,注意防止泛塘,控制投喂量。

⑤红鲳鱼对饲料的要求不高,粗蛋白在25%以上即可,各地可根据情况选择花生饼、菜籽饼、糠饼、酒糟、麦麸,最好混合投喂,也可选用畜禽饲料粪便或全价配合饲料。

七、珍珠石斑鱼养殖技术?

 (1)鱼苗放养:鱼苗全长25-5厘米时,放养于塑料框(餐桌罩)饲养,放养密度500-1000尾/框,全长5-9厘米时,放养于塑料小网箱内饲养,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箱;全长10-20厘米时直接放入10米3的圆形水泥池中饲养。苗种放养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消毒,将不同规模的苗种分开饲养。用塑料框和小网箱饲养时,将塑料框、小网箱放置于水泥池中,水池内充气,框和箱内不充气。

 (2)饵料投喂:苗种饲养期间的饵料主要以冰鲜小杂鱼、小虾为主。苗种全长25-5厘米时,每天投喂6次,上、下午各3次,投饵量为12%-20%;全长5-9厘米时段,每天投喂4次,上、下午各2次,投饵量为8%-12%;全长10-20厘米时段,每天投喂2-3次,上、下午各1-2次,投饵量为4%-6%。苗种2-5厘米时段,可将冰鲜小杂鱼、小杂虾制成鱼糜投喂,5厘米以上苗种可根据鱼种口径大小将冰鲜小杂鱼剪成块状投喂,用小毛虾、小杂鱼仔为饵时可直接投喂。

 (3)水质管理:苗种饲养期间,换水量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饵料品种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应在每次投饵完成后乾地大排换水,及时清除池底残饵、粪便,保持24小时连续不断充气和对流水,水温高于25℃时的换水量为8-10个循环,平时4-5个循环。

 (4)苗种分养筛选:互相残杀是老虎斑的天性,主要发生在15-10厘米时段,个体大小不一,具有强烈的攻击和残杀倾向,其结果是较小的被吞食,稍大的同归于尽,所以在苗种的饲养过程中须2-3天筛选一次,以保持同一养殖池中的鱼体大小规格一致,尽量减少互残,筛选一般采用石斑鱼专用的、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筛,结合手工筛选方法进行。苗种分养筛选可结合清洗风箱或倒池时进行,筛选分苗倒池时操作要认真、轻快,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

 (5)苗种越冬:越冬前须加强管理,投足、投好饵料,使鱼种在越冬时有健壮的体质,能顺利越冬。在水温低于18℃时,需采取保温 措施 ,保持水温在20℃以上,水温差波动幅度不越过2℃。越冬期间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6%,每天投饵1-2次,且对流换水量2-4个循环,保持连续充气。老虎斑为热带、亚热带鱼类,畏寒,适温范围15-35℃,最高、最低致死温度约分别为12℃、38℃。当年繁殖的鱼苗不能当年养殖上市,经过越冬后规格可达150-200克

八、淡水花斑鱼养殖技术?

淡水石斑鱼怎么养殖

1、建设鱼池

想要养殖淡水花斑鱼,就要先建设好适宜的鱼池,一般来说是以土池改建最好,但也可以使用水泥底的鱼塘,水深一般1.5米左右即可,放水之前要用生石灰为池塘进行消毒的处理,并施加基肥种植浮萍放入浮游生物。

2、放养鱼种

花斑鱼是热带鱼类,虽然能够海水和淡水间生长,但是它是一种底层鱼类,能耐受住低氧的环境,患上疾病的概率非常的低,且生命力顽强,因此在放入了花斑鱼种之后还可以放入一些罗非鱼和鲫鱼,让花斑鱼清理低级的鱼苗。

3、饵料配制

在花斑鱼的鱼种刚刚下到鱼池中的时候,鱼池中的浮游生物应该就已经成长起来了,这种动物是偏肉食性的鱼类,在鱼苗阶段就有强烈的肉食倾向,因此前期以浮游生物为主,后期再投喂以小鱼小虾和动物内脏等生物饵料。

4、日常养护

花斑鱼不耐低温的环境,其适宜的水温是在25-30摄氏度左右,低于20摄氏度就会厌食,低于15摄氏度就会失去平衡甚至死亡,因此要注意做好保温保暖的工作,并3-5天更换一次鱼池中的水,每次换水四分之一左右即可,不宜过多。

九、淡水石斑鱼养殖技术?

1、池塘整理:淡水石斑鱼养殖池底部为沙质,周围海域无污染,面积在7亩左右,水深必须高于一米,可以在底部铺设一些水筒、轮胎或者是卵石,因为淡水石斑鱼有钻洞的习性。

2、鱼苗放养:淡水石斑鱼在池塘中少量混养时每亩水面混养22~50尾左右,主养鱼为淡水石斑鱼时可混养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尾。

3、饲料选择:淡水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其它可以添加植物蛋白原料,一般饵料系数能达到0.8~1.2之间。

十、溪石斑鱼养殖技术?

可以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对虾饵料或鲤鱼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30%以上。投饵量根据水温高低,鱼体大小、天气情况而定,总体以鱼类吃到八成饱为宜。投饵方法:总量确定后少量多次,投饵时应慢慢投喂,吃完后再投,因为石斑鱼不喜欢觅食沉底饵料。水质日常管理要求清澈,以流水为主。夏天光线太强要及时遮阳。下暴雨时要关闭进水,避免浑水冲进池塘并防止石斑鱼逃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