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水产动物催产的激素有哪些?
当然有区别啦,生长激素是哺乳类特有的促进生长的激素,有垂体分泌,催生激素有植物生长素和人工合成的生物激素,一般水果催熟用的是乙烯,水果成熟也会释放乙烯,
二、怎样选择使用鱼类催产激素?
常用的催产激素有:鲤、鲫鱼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地欧酮(DOM)、利血平(RES)等。
其使用剂量为(以雌鱼体重计算,雄鱼减半): 一、单独使用鱼垂体:⑴一次注射:鲢鱼、草鱼、鳙鱼3-4毫克/公斤;青鱼4-6毫克/公斤;⑵二次注射:第一针几种鱼均是0.3毫克/公斤,第二针鲢鱼、草鱼、鳙鱼3-4毫克,青鱼4-6毫克。二、单独使用HCG催产鲢鱼和鳙鱼,一次注射800-1200国际单位(iu)/公斤。三、单独使用LRH-A催产草鱼:⑴一次注射:10-15微克/公斤;⑵二次注射:第一针1微克,第二针10-15微克。四、HCG与LRH-A混合使用:⑴催产鲢鱼、鳙鱼:第一针注射:1-2微克LRH-A/公斤;第二针注射:10-15微克LRH-A加300-400iuHCG/公斤。⑵催产青鱼:第一针注射:1-2微克LRH-A/公斤;第二针注射:15-20微克LRH-A加800-1200iuHCG/公斤。近年来有些单位使用高效新型鱼类催产合剂,繁殖效果更好。三、水产用什么激素可以使鱼类增肥?
水产上有禁药可以使鱼类增肥,比如喹乙醇,不过用量要注意,如果使用量过大,过造成鱼类拉网死亡,不耐运输的。
四、鲤鱼催产用多少药
鲤鱼催产用多少药——了解药物使用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在养殖业中,催产药物是一种常见的工具,用于促进鱼类的繁殖。然而,对于鲤鱼催产用药的使用,我们需要关注合理用药的原则。本篇文章将介绍鲤鱼催产的常用药物、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对鲤鱼繁殖的影响。
鲤鱼催产药物的选择
鲤鱼催产药物主要包括人工合成激素和天然植物提取物。其中,最常用的合成激素是鱼类促性腺激素剂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这些药物可刺激鱼类卵巢发育和促进鱼类排卵。
与合成激素相比,天然植物提取物的使用在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具有激素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如鹿角菜提取物和复方催产素等,被广泛用于鱼类繁殖中。与合成激素相比,这些植物提取物具有更低的副作用和环境影响,因此受到了一些养殖户的青睐。
鲤鱼催产用药的注意事项
- 用药前咨询专业人士:在使用任何催产药物之前,务必咨询兽医或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将能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出最合适的建议。
- 按照使用说明使用:不同催产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有所不同,需要遵循药物使用说明书上的指导。使用不正确的剂量可能导致鱼类健康问题和繁殖效果下降。
- 控制使用频率:频繁使用催产药物可能造成鱼类的身体负担增加,对鱼类健康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使用药物时要控制使用频率,不宜过度使用。
- 环境监测:使用催产药物后,应及时进行环境监测,特别是水质监测。药物残留物在鱼塘或养殖池中可能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水质。
- 使用过期药物:使用过期药物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因此,在使用催产药物之前,请检查药物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鲤鱼催产药物对繁殖的影响
鲤鱼催产药物的使用对鱼类繁殖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 促使鱼类早熟:催产药物的使用可能会促使鱼类提前到达性成熟期,从而缩短了鱼类的生长周期。
- 增加产卵数量:催产药物的使用可以刺激鱼类卵巢发育和促进排卵,从而增加产卵数量。
- 增加繁殖成功率:合理使用催产药物可以提高鲤鱼的繁殖成功率,增加幼鱼的存活率。
- 对鱼类生理健康的影响:过度使用催产药物可能对鱼类的生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生长减缓、免疫力下降等。
- 药物残留:部分催产药物可能会在鱼体内残留一段时间,长期使用可能会对鱼类产生累积效应,对鱼类健康和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鲤鱼催产用药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技术,帮助提高鲤鱼繁殖效率。然而,在使用催产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合理用药的原则,如咨询专业人士、按照使用说明使用、控制使用频率等。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催产药物对鱼类生理健康和环境影响的问题。只有在充分了解、合理使用催产药物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促进鲤鱼的繁殖,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催产素怎么用
催产素是一种常用的催产药物,被广泛用于妇产科领域。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宫缩,以帮助加快分娩进程。催产素有多种使用方式,具体用法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1. 静脉滴注
催产素常以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首先,医生会根据产妇的情况确定适当的剂量,然后将催产素溶液连同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一起注入静脉。滴注速度会根据产妇宫缩的情况进行调整。
催产素的剂量和滴注速度需要严格掌握,以免引起宫缩过度或宫缩过轻的情况。因此,这种使用方式需要在医院或临床环境下进行,确保医护人员的监控和指导。
2. 子宫内注射
在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选择将催产素通过子宫内注射的方式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医生准确地确定注射的位置,以确保催产素能够直接作用于子宫,发挥效果。子宫内注射通常需要在产房或手术室进行。
使用子宫内注射的催产素能够更直接地刺激子宫收缩,快速促进分娩进程。但是,这种使用方式更加复杂且有一定的风险,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3. 分娩助产器具
当宫缩不足或产程进展缓慢时,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分娩助产器具辅助催产素的使用。这些器具包括产钳和吸引器等。医生会在产妇宫颈张口合适的情况下,将助产器具插入子宫内,然后根据情况使用催产素。
分娩助产器具可以提供额外的力量,帮助宫缩更加强有力地推动分娩。然而,这种使用方式会增加产妇遭受损伤的风险,因此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4. 注意事项
在使用催产素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 催产素的使用必须由医生决定,并在专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 产妇和胎儿的情况需要进行密切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
- 催产素的剂量和滴注速度需根据产妇的反应进行调整,避免出现宫缩过强或过弱的情况。
- 使用催产素后,产妇需要进行密切观察,以确保分娩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 在使用催产素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随时准备采取适当的对策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催产素是一种有效的催产药物,在适当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加快分娩进程。然而,由于催产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滴注速度等关键要素,因此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尽量避免潜在的风险。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催产素使用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六、鲤鱼繁殖时为什么也要注射催产激素?
与四大家鱼不同,鲤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只要环境生态因子适宜,亲鱼发育良好,即使不注射催产激素,也可自行在池塘中产卵繁殖。
但这样的繁殖方式,由于雌鱼性腺发育程度存在差异,导致成熟有先有后,因而产卵期也有先后之分,这样收获的苗会有大有小,规格不统一;在一定时间内,苗的数量也无法控制。
通过给发育良好的亲鱼注射催产激素,则能使这些亲鱼的性腺发育同步,从而使雌鱼能在相近的一段时间内同时产卵,获得大批的鱼苗。
七、水产促长激素有哪几类?
促长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才刚起步,但近年来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常用药物中,有许多药物既具有促长作用又兼有保健、防病作用,如肉碱、牛磺酸、卵磷脂、甜菜碱、黄霉素、虾青素、大蒜素、激素、中草药、抗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肌醇、二氢吡啶等。
八、水产生产上如何确定最佳催产时间?
在最适宜的季节进行催产,是家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宜催产的季节是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华南地区约提前1个月。鲮的催情产卵时期相对比较集中,每年5月上中旬进行,过了此时期卵巢即趋向退化。华北地区是5月底至6月底,东北地区是6月底至7月上旬。催产水温18~30℃,而以22~28℃最适宜(催产率、出苗率高)。
生产上可采取以下判断依据,来确定最适催产季节:
①如果当年气温、水温回升快,催产日期可提早些,反之催产日期相应推迟;
②草鱼、青鱼、鲢、鳙的催产程序,一般是先进行草鱼和鲢、再进行鳙和青鱼的催产繁殖;
③亲鱼培育工作做得好,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就会早些,催产时期也可早些。通常在计划催产前1个月至1个半月,对典型的亲鱼培育池进行拉网,检查亲鱼性腺发育情况。根据亲鱼性腺发育,推断其他培育池亲鱼性腺发育情况,确定催产季节和亲鱼催产先后。
九、养殖水产哪些含雌性激素?
甲鱼,鲫鱼,鲶鱼,黄鳝,乌贼鱼
十、水产养殖药品含激素的有那些?
有促生长的,喹乙醇这个有的地方真的在用,但是查的很严,而且还有弊端,有的养虾的,只能用一两次,以后就不灵了,虾体由于激素刺激,很容易死亡。用法是拌饲料。
1.危害各个年龄段的各种鱼类,尤以鲤鱼成鱼的发病率、死亡率为最高。
2.在池塘或网箱中,患病鱼往往比不患病的鱼长势快,其体型肥大,饲料系数低,而个体瘦小的鱼类患病程度较轻。
3.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峰期为7~10月,水温在25℃以上时多发。患应激性出血的鲤鱼在水温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其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4.发病突然。在发病前鱼体往往无异常表现,游泳、摄食均正常,而当受到应激因子刺激时,在几分钟内就会出现症状,并且很快死亡,患病鲤鱼的抗应激能力极差,不耐拉网,不耐运输。刺激其发病的应激因子有分级转池、转箱、销售时拉网捕捞和长途运输以及水温的骤升、骤降等因素。
5.此病多发生在以喂养高价值饲料为主的池塘或网箱中,而在养殖密度较低、饲料品质较差、饲料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养殖条件下极少发生该病。